当前位置:笔趣阁>历史>我有金手指[快穿]> 第184章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84章(2 / 2)

梁发财不知道亲家母来有啥事,吩咐大儿子去喊老三夫妻俩。


来的路上,老太太就想过,还是得和梁家老两口说说这事。


三人进堂屋坐下,老太太先说了侄女工作调动的事,全家一起进京的两件事。


惊的梁发财夫妻俩张大了嘴,难怪乔二根夫妻俩回村住了好几天,家里菜园子的菜都摘了大半晒干菜。


听说这两天自留地的种的东西也要全部收了。


原来是为了进京,真是有造化,羡慕都羡慕不来。


梁发财是明白人,知道乔家不想宣扬,他也没有大声咋呼,他老伴儿一切都是听他的。


梁大军夫妻俩火急火燎的从地里赶回来,“娘,啥事儿,家里有啥事儿?”


乔春花的性子风风火火,还有点急,人还没有进门,声音先进来了。


“先坐下,咋咋呼呼啥?”


这话也就亲娘能说,婆婆没事不会讨人厌这么说儿媳妇。至少梁大军的亲娘不会这么说儿媳妇。


等闺女女婿坐下以后,老太太才说了大侄女回家送的消息,在梁发财的狂喜中,她催促闺女,“大军,春花,你们俩收拾好自己换洗的衣服还有孩子们的,我和你爹给你们俩看几天孩子,自己带着口粮跟着翠花进城。


大军你去了先别回来,明天春花办好手续,你要帮忙办转户口的事,先去队部开证明,快去。”


“娘,这就去。”梁大军也喜不自胜,高兴的嘴都快咧到后脑勺。


媳妇进城以后,把厂里的关系搞搞,以后他也能招工进城。


一溜烟的跑出去,速度快的像阵风。


堂屋内,老太太赶走闺女让她回房收拾衣服,等女婿回来再找亲家母带些粮食,进城肯定要带自己的口粮,至少女婿的要带。


赶走闺女,老太太与梁家老夫妻俩告辞回家。


算是圆满了,自家的三个孩子家里都有了工人,以后家里好了,也不需要她和老头子再操心。


当天下午,乔翠花就带着妹妹妹夫回城。回家后,自己去了一趟厂里,找厂办干事说了说。


第二天,早餐以后,等管人事的刘科长上班,就办好了妹子的入职手续。


刘科长对乔翠花的态度好到不行,小沈真有本事。自己上了京城大学,还走了周厂长的门路,把家里的老娘也调进京城,这本事通天啊。(都是他自个儿脑补的。)


如果在京城的沈清和知道了,估计觉得自己要冤死,背了好大一口锅。


京城


开学不到一个月,所有新生上一天课,出城进山挖一天野菜。


最可气的是走着去,今天又是挖野菜日。


沈清和背着去淘换来一个大背篓,背着水壶,拿着铲子跟着大部队出发,柳嫣从自己班级的队伍跑到沈清和班级的队伍,她也背着小篓子,拿着铲子。


“石头,我和你一起挖野菜。”


“吃了早餐没有?”看着小柳嫣跑来,额头上细细密密的汗珠,关心的问一句。


“吃了。”柳嫣在学校能吃苦,同学们吃什么,她就吃什么,从不想着沈清和有肉,搞什么特殊。她知道要低调,吃肉什么的,一周两次蛮好的。


两人都全副武装,背着水壶,背着篓子,扎好裤脚,一看真像那么回事儿。


沈清和的背篓里还放着弹弓和一包石子。


有机会还是要弄上一两只的,到时自己也能分到一点汤,自己和小嫣,就着鸡汤也能吃下两个野菜窝头,那窝头也是一言难尽,味道不好也就算了,颜色还不咋地。


看着食堂的窝头,一点食欲也没有。


两人在学校都是穿的最旧的衣服,有的衣服还打了好多补丁,一看就是穷人家的孩子。


现在柳家的另外两个小的,也学着他们俩穿补丁衣服,越破的衣服他们越喜欢穿,也不知道啥时候有了这毛病。


倒也好,以后至少不会明面上追求虚荣,也不会给家里带来什么祸事。只是这习惯,让沈清和哭笑不得。


上山挖野菜的队伍,浩浩荡荡,全是有气无力的学生。集体行为,到了穿云山,看到密密麻麻的人,到处都是附近不远处的职业军嫂主妇还有农妇们,挖野菜。


让沈清和想起现代农村小学初中的勤工俭学,进村给人家割稻谷,一亩田十块二十块的。


老师带着他们给人家割稻谷,打稻时包稻子。和现在的场景好像,唯一不同的就是这是在救命。救自己的命。


沈清和用神识探索野菜比较多的地方,找到一处偏僻的地方,野菜还比较多,就是那地方有点阴森,沈清和带着几个关系好的同学还有柳嫣去到那偏僻的地方。


几人话也懒得多说,到了地方看到野菜就挖。说话说多了,口干,水要省着些喝。一直到下午三点半才结束,倒时他们还要走回去,走回去要两三个小时。


读大学第一期第一个月就这样,不少人郁闷的要死。


“沈清和,过来,有野生的山药。”班上的魏延,喜的大喊。


几人全部围了过去,有人不认识山药,站在一边看着,沈清和带着柳嫣帮忙,教大家怎么把山药挖出来,也有同学去请自己班的带班老师。


有一大片的山药,还真不少。


今天运气不错,沈清和也没有多注意。


下午回去时,背篓里面装的全是山药,死沉死沉的。


一天累的要死,睡到半夜,饿醒来,胃里早就空落落。


明天还要上课,一个人开门出去,在宿舍的门外,吃了两个煎饼果子,才饱。


这样的学习和挖野菜重复交替着,九月三十,为十月一日国庆节。


学校放假三天,柳老爷子带着乔家三口还有老伴儿,警卫员,匆匆赶回来。


白天去到山上挖野菜的沈清和无法请假去接他们,只能让未来老丈人一家去接。


六点半,回到学校交差完的沈清和,带着柳嫣收拾好自己带回家的衣服和书本,匆匆的赶回古井胡同和军区大院。


此时,华灯初上,家里也有了温暖的灯光,等待着他们。


沈清和看着柳嫣上了车,他才离开。


脚步匆匆,站在门口,平稳气息,才大步迈进家门,院门大开,看来爷奶和妈妈,在等他。


“妈,我回来啦!”


话语响起,厨房内就窜出来一位思儿心切的妇女,“石头,累坏了吧,等等,咱马上吃饭。”


家里的钥匙是柳家人给她的,一大串,柳家人把他们送到家门口,也没有进来坐,直接开车走了,说是有事,急事。


进家门,看到的是,到处都一尘不染,干干净净,房间都有干净的被子,还有衣柜,炕柜,客厅是沙发茶几,厕所还有瓷砖,单独的洗澡房,洗漱间。


厨房的物件一应俱全,啥都有,还有米面粮油盐,明面上放的不多,但是她知道以儿子的手段,地窖里,肯定是满满一地窖。


她要等假期过了以后就进厂上班,离的有些远,上下班得坐车。不过不要紧,接他们的小伙子说了,有直达的班车到厂里,下班后还有两趟,就是耽搁一会儿也不碍事。


“妈,我洗洗手帮您。”沈清和在院子里,拧开水龙头,在身上抹了抹灰,洗洗脸洗洗手,进到堂屋,二老下午睡了两三个小时,此时只是精神有些疲乏,但不缺觉,在车上也是一路睡觉来的。


院子的一角,长竹竿上,挂满了白天洗澡换下的衣服。在微风中飘荡。


“爷,奶,辛苦了。”沈清和放下挎包,问候两位老人。


“不辛苦,咱一家人只要在一起就不辛苦。”


帮着妈妈端菜端饭,一家人在京城的第一顿饭很是丰盛,有鱼有肉有鸡蛋还有新鲜的蔬菜。


赶得上过年,老人们看到这一切,很淡定,孙子悄悄进黑市他们都知道,也没有说啥。


来的时候,老太太的户口在滨江,把领粮食的本子还有一些领东西的都给了柳慧,让她帮忙领,以后半年一寄。


家里房子也是托付给她,租出去,挣点小钱补贴家里的开支。


三人精神不济,吃完饭,说了会儿话,就各自回房睡觉。


三天的假期,明天不出去,外面太热闹,还有许多地方戒严,干脆不出去的好。柳家明天也很忙,估计也没有时间接待他们。


后天去柳家,大后天去周厂长家一趟,他父母的家,沈清和是记得的 ,去过两次。


乔家人第二天一早,就被外面暄天的锣鼓吵醒。


乔家人都不打算出去热闹,准备关着门在家休息,还有要仔细看看新家。


沈清和起了个大早,熬了一锅糙米粥,准备了三个凉菜搭配。


天气已经开始转凉,早晚温差大。吃完早饭,沈清和带着爷奶和妈妈,在家里转了一圈,着重介绍了后罩房后面的蔬菜基地,“爷爷,奶奶,老妈,这道门家里平时不要打开,以后也别告诉任何人咱家在后面种了蔬菜,靠墙根的地方别种爬藤的菜,要种也种在后罩房的墙角。


不要让人发现,京城和咱滨江不一样,咱人生地不熟的,也不了解人家。万一有几个包藏祸心的,告咱一个啥罪名,不管罪名是不是属实,那也影响不好。


家里以后做荤菜都用炉子做,大灶就烧水,煮饭,蒸窝头,馒头,包子,炒小菜。别让人家闻到咱家的荤菜味儿。”


“行,都听我大孙子的,以后后面的菜园,关紧院门以后再侍弄。”


乔老爷子很有生存智慧,并不觉得大孙子危言耸听。一切还得,小心为上,不能给柳家添麻烦。


请收藏:https://m.xychc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